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,就是合理利用天然資源帶動地區經濟發展,從而使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。在四川西部地區就有著這種依山創經濟的天然優勢,這對人類來說是地球給予的財富,而對四川西部地區的人民來說是一種經濟發展依靠。就目前四川西部旅游業發展來看,四川阿壩州、甘孜州以及涼山州近幾年加大力度對道路的修建,使其與內陸城市建立起一道通暢無阻的通道,并成功的通過旅游業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。
四川旅游業的發展,離不開川西旅游景點,很多到四川來旅游的游客都是慕名四川的九寨溝旅游景區、四姑娘山旅游景區、稻城亞丁旅游景區以及川藏線沿途的蕓蕓美景。再回望四川西部地區歷史,從李白《蜀道難》到今天以317、318國道為主的干線交通路線,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有了這兩條連接四川與西藏的路線后,川西地區才逐漸與內陸城市建起了聯系,而這兩條公路就是聞名國內外的川藏北線與川藏南線。318國道也被稱為中國最長的國道線,請查看318國道全程線路圖
川藏北線與川藏南線圖
川藏線盤山公路
由于川藏公路多為依山而建,所以很多路段地勢險要,特別是在高海拔地區的盤山公路,過往車輛行駛到危險路段時都異常謹慎,生怕因自己的疏忽導致發生不可挽回的意外。不過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及川藏沿線旅游業發展需要,川藏公路基本上每年都會改擴建,特別是一些海拔太高的盤山路段,部份已由隧道替代,如海拔4659米的高爾寺山,海拔4659米的剪子彎山及海拔4500多米的脫洛拉卡山都已開通了隧道。但因川藏公路的特點,每年也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地質災害而阻斷交通,所以當你行駛在該路段時,勿必將交通阻塞做為意外選項之一。
剪子彎山隧道
四川西部地區的發展,交通基建是第一要解決的,除了川藏北線、川藏南線、川藏鐵路以外,機場也是近幾年的重點發展項。在高海拔地區建設機場,雖然難度較高,但其發揮的作用是公路鐵路無法替代的,就目前中國西部地區的高海拔機場,絕大部份都是在2000年后建設的,再眾觀世界海拔最高機場的前20座中,有11座在中國,這也說明中國對偏遠地區的基建投入是空前的,是任何一個國家無法相比的。
旅游業,是四川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,而以旅游業帶動農牧業、加工業是其發展方向。從四川西部地區目前的旅游動態來看,當地政府對旅游宣傳力度是空前的,通過合作共贏的理念與內陸城市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合作及交流渠道。以阿壩州小金縣為例,為建成“川西藏區全域旅游先行縣”下足鉚勁,從硬件方面的道路景觀基礎設施建設到軟件方面的各種文化交流會,小金縣可謂是值得四川西部地區各州縣學習的榜樣。